黍酒的歷史淵源
作者:山東名流村酒業(yè)有限公司 發(fā)布時間:2017-6-20 本文被閱讀 3806 次

春秋 范蠡西施
定陶古稱陶,又名陶丘,歷史悠久,傳統(tǒng)文化資源豐富。定陶黍酒的歷史淵源,可以上溯到古代春秋時期。據(jù)史書記載:春秋越國范蠡和西施在陶用黍子為原料釀造黍酒
漢朝 劉邦
《西京雜記》記載:“菊花舒時,并采莖葉,雜黍為釀之,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,就飲焉,故謂之菊花酒”。 漢高祖劉邦時,宮中“九月九日佩茱萸,食蓮餌,飲菊花酒,云令人長壽”。當時帝宮后妃皆稱之為“長壽酒”,把它當作滋補藥品,相互饋贈。
漢朝 戚姬
根據(jù)《史記》《漢書》的記載,戚夫人是山東定陶人,早年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,深得劉邦的寵愛,傳說中戚夫人有三種神技:跳舞、唱歌和釀酒,戚夫人從小就會釀一種非常美味的菊花酒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江山名流黍酒。
唐朝 白居易
傳說白居易也特喜歡喝黍酒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牡丹村黍米原漿酒,還寫下了不朽詩句:黍香酒初熟,菊暖花未開;廚香炊黍調(diào)和酒,窗暖安弦拂拭琴。
宋朝 陸游
陸游一生,酒緣甚厚,詩作極豐。其中關(guān)于黍酒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江山名流黍原漿酒酒的詩句隨處可見:黍酒時留客,菱歌或起予。黍酒歡迎客,麻衫旋束絳。胡羊美無敵,黍酒實醇釅。黍酒濃浮甕,瓜葅綠映盤。種黍都為酒,誅茅小作庵。
北魏 賈思勰
《齊民要術(shù)·笨麴并酒》:“氣味香美,不減黍米酒。貧薄之家,所宜用之。黍米貴而難得故也?!币嗍》Q“黍酒 ”。
古代的酒一般都是黍、秫煮爛后加上酒母釀成的,成酒的過程很短,而且沒有經(jīng)過蒸餾,其所含酒精量遠遠不能跟老窖?陳釀、二鍋頭相比。陶潛《和郭主簿》之一:春秫作美酒,酒熟吾自斟。
杜甫《羌村三首》:賴知禾黍熟,已覺糟床注;莫辭酒味薄,黍地無人耕。這些詩句不但告訴了我們造酒的原料是黍米,而且還說明酒是詩人或農(nóng)民自釀自飲的